產品簡介:
JYB-AQI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由各類環境傳感器、數據采集主控、無線通訊設備、供電設備、軟件平臺組成。可用于測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 PM2.5、PM10、TSP等各類環境空氣數據。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不同地域環境狀況,對環境各要素靈活增加或減少相應的模塊和傳感器,任意組合,方便快捷的滿足各種用戶需求。數據通過無線/4G上傳至云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智能動態分析、及時報警、精準鎖源,強化監管體系。
系統組成
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由各類環境傳感器、數據采集主控、無線通訊設備、供電設備、軟件平臺組成。可用于測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 PM2.5、PM10、TSP等各類環境空氣數據。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不同地域環境狀況,對環境各要素靈活增加或減少相應的模塊和傳感器,任意組合,方便快捷的滿足各種用戶需求。數據通過無線/GPRS上傳至云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智能動態分析、及時報警、精準鎖源,強化監管體系。
產品亮點:
1、滿足野外作業需求,具有防風、防雨、防塵等功能,滿足IP65防護等級。
2、采集設定:可自由設定采集時間間隔,并可1分鐘-24小時采集間隔任意設定。
3、采集器:支持DC9~24V輸入,電源具有防反接、抗脈沖群、防雷、防靜電等保護措施。
4、數據存儲:可選配SD卡本地保存數據,隨時拷貝。
5、顯示方式:可選配室外P10 LED顯示屏顯示,方便客戶現場分析數據。
6、擴展性能: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方便功能擴展、屏蔽或接入其他傳感器。
7、通訊方式:采集器同時支持GPRS、GSM無線傳輸方式,可將數據信息傳輸至的氣象服務器,實現數據的遠程控制和傳輸;可通過(支持90%的)智能手機(安卓系統)接收查看當前實時數據,并設定參數。
8、異常報警:監測數據超過設定上限,向手機上發送短信報警。(選配)
9、采集器可靠性:外部電源和通訊系統出現的臨時故障不影響數據采集,通訊恢復后可自動下載延誤傳輸的數據;斷電不丟失已采集存儲的數據。
10、GPS功能:通過GPS可知道設備具體的地理位置(經度,緯度)(可選項)
11、功能完善:單臺空氣質量監測終端即可實現對環境空氣中的常規有害氣體的監測,主要包括SO2、NO2、CO、O3、PM2.5、以及氣象五參數。
12、低成本:以往建單點空氣監測站的成本可建該設備的多個監測站點,密集型鋪設,監測面積廣。
13、高精度:大氣環境檢測傳感器部分檢測精度達到ppb級。
14、方便校準:預留設備校準功能,可隨時手動校準設備偏差值。
技術參數:
氣體參數(可自由組合) | 監測方法:連續自動實時監測 常規參數:SO2、NO2、O3、CO、TVOC、NH3等(其它氣體可選); 量程:0-100ppm、0-1000ppm、0-10ppm、0-20ppm、0-50ppm; 分辨率:0.01ppm 測量原理:電化學原理、半導體、PID光離子原理 檢測精度:±3%F.S 響應時間:≤120S(T90) |
顆粒物參數 (可選配) | 監測方法:連續自動實時監測 測量參數:PM2.5、PM10; 測量范圍:0-1000ug/m3、0-1000ug/m3;分辨率:1ug/m3、1ug/m3; 測量原理:激光原理 |
氣象參數 (可選配) | 測量參數:溫度、濕度、風速、風向、氣壓、光照強度、噪聲等; 測量范圍:-40℃~+110℃、0~99%RH、0~20m/s、8個指示方向、0~120Kpa、0~20萬Lux、30dB~130dB; 分辨率:0.1℃、1%RH、0.1 m/s、1個、1 Kpa、1Lux、1dB |
工作時間 | 24小時持續工作(市電) |
輸出信號 | RS485、4G(選配)、LORA(選配)等 |
供電方式 | 提供市電(AC220 V/50Hz)、太陽能板(選配) |
整體功耗 | ≤10W |
供電電源 | 220VAC(交流) |
工作電流 | <100mA(Max) |
工作溫度 | -10~55℃ |
工作濕度 | 0-90%RH |
工作氣壓 | 80~106kpa |
安裝方式 | 立柱式、壁掛式 |
主機尺寸 | 500*400*200mm |
主機重量 | <35kg |
系統特點:
統一的管理平臺
整個可對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同時提供了設備管理、用戶管理、存儲管理、網絡管理等基礎設備管控功能。通過優化系統架構,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使平臺對各網格監測布點的管理更靈活、更人性化。
體系架構
各可對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站點設都由可對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管理平臺軟件進行管理,該平臺通過Web Service提供基礎服務,方便與政府平臺或天氣預報系統平臺對接。
子系統的統一集成
可對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布點子系統統一的監測、控制和管理,各個子系統按照統一的中間件標準數據采集主控設備通過云管理平臺進行數據展示、統計對比與分析。實現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子系統用相同的軟件環境進行集中管理,并可以查看各微型氣象站的運行狀況信息。
數字化與智能化
系統可以在衛星定位基礎上實現遠距離無線數據傳輸,而且可通過與地理環境區域化的劃分實現靈活、精細、高密的網格化環境監測。以網絡化傳輸、數字化處理為基礎,以各類功能與應用的整合與集成為核心,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更廣泛的擴展與延伸。